恰巧最近在赶着一份功课,题目是关于“人类的发展理论”,透过三位心理学家佛洛伊德(Freud)、伯爵(Piaget)和埃里克森(Erikson)个别的看法作出比较与批评。个人是比较倾向埃里克森的理论,原因是它比较贴近社会理论,既是整体社会在社化的情况下对人类发展构成的影响。前两者则比较强调于精神分析与认知发展来论述人类的发展。当然,问题只集中于青少年的这个阶段,而我,正是出于这个阶段。对于一位初学者而言,心理学里的种种理论很常都无法直接套用在别人身上,因为没有人会那么乐意地向你阐明一切、让你观察研究;剩余的,就只好研究自己了。
至于埃里克森的理论基本上可分为八个生活阶段(Eight stages of life),就是从婴儿出生一直到死的那刻。而我较关注的是青少年(adolescent)阶段所面对的,正好是对于自我人格和身份确认的过程。此阶段的青少年所发出的提问是 :“我从何而来”、“我是谁”、“我将来会是怎么样”?当一个人无法处理好此类问题,接续而来的就是身份与人格混淆,进而导致一连串的负面思想与行为。当然,在这阶段的青少年正好面对另7种的问题犹如对于时间的观点、自我肯定的问题、角色扮演、工作/学业/前景压力、性别纠纷、领导与权力的考验以及理念的建塑。也许我们并没有直接发现这些问题的存在,但似乎在潜意识里头将会偶尔的产生类似的疑问。
正当青春期(pubescence)和亲密关系(intimacy relation)同步介入,男女要面对生理上的差别与亲子、友情甚至爱情的迷茫时,身份认可似乎变得更加需要加以关注。无可否认的,我正处于身份混淆里头!对于“我是谁”和“即将成为谁”的这个问题深深的刺激着体内的恐惧性汗液。很常听说处于人生十字路口,在三心两意、无法坚决走向未来时,原地踏步久了,反而更加疲累的想放弃。每当寂静时总会斥责自己的优柔寡断,是不是狠下心决定一个的目标、即使未来是多么的难堪,总好过永远都抱着乌托邦的理念为好呢?
家乡,有家乡的一套语言、大学,有大学的生活准则、社会,有社会的社会规范……每当回到家乡,总得那样的活、来到大学,又额外矛盾、面对社会,自卑的心油然而生!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身份混淆吗?当再把亲密关系的因素加入一搅,才发现生活可以全然瓦解,太多的忧虑冲刺这没有努力的自我,或者说不晓得如何、不敢如何、不坚决的去决定!继续徘徊在要与不要、能与不能之间,我还有其它选择吗?
教授突然说道少年最常面对的问题,之一就是离家出走。在美国近每八个少年人就有一个是曾经离家出走的,看到这统计,会不会是种遗憾于少年时期不曾的疯狂呢?如果可以,很想来次的叛逆,是不为人知的离家出走,就露宿街头那么一晚;在车站、桥底下、路旁躺卧,看着星星寥寥无几的排列在夜空,然后慢慢地昏睡、发冷、颤抖…… 何时?才会有这种不必要的勇气,傻乎乎的像个流浪汉,寄宿街头一回。对于身份混淆,就只有逃避的理由吗?是因为优柔寡断,太多的恩、太多的情、太多的梗;叫我乖乖顺服、慢慢失志、慢慢……渐渐……悄悄……
突然传来惊人的消息,班上的一对视障同学恋爱了!有时我就一个人、一个人坐在长凳上等上课,然后他们就牵着导盲棒一起来上课。放学了,男孩还送女孩回宿舍,再独自去完成自己的课业。说真的,我不明白。同样的一天,劲爆!原来我副修班里的另一对同学也是正在恋爱中(半年了我才知道==),男的同样是视障者,只是女方一切正常。看着女的常常牵着男的去上课、下课、用餐,甚至还加入残障人士团体,去学习和他们相处、帮忙……至此,我更不明白!究竟我不明白什么?不过是种逃避,逃避挑战社会规范;因为我知道,我会被打得遍体鳞伤。所以我粉饰、伪装,一切都很好,不需要替我焦急担心。
面对着社会的现实,一就是抗争至底、二就是参与其盛。我,却在二者之间来回复去。
无法停顿的继续,时间到了,要去交功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