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润格角落

今日想法, 或成明日笑柄。 明日笑柄, 却是未来笑忆。

理发师的故事

不知哪条水说行行出状元」、「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也不知就又哪只毛栗说了算;结果查个究竟,又好像是。

偶尔照着镜子就会咒骂是哪个理发师幹的好事?样子都长得够衰了、发质差之余就多几年也快秃了,他还能不同情同情下,让自己留下个勉强好样的发型。

最后还是算了,安慰自己这叫少人理解的艺术潮发。

结果托理发师的福还真的出了个状元、留了些数学学问,叫后人又在咒骂,是哪个扑街子启发了悖论(Paradox)这理论,结果中四数学课本又多了一课集合论(Set Theory)的后续。

话说故事是这样起源的。在某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位手艺高超的理发师;如果我活在那个年代,理发这问题应该就有得救了,就务须每天对着镜子咒骂了。

话说回来,由于他的理发技术高超、村里就只有他一位理发师,他就在自家店外设定了这么一条规:「只帮那些自己不理发的人理发」!

然后就来了罗素这条水问了一个问题,「那么理发师应该为自己理发吗?」

假设就产生了,「如果理发师不给自己理发,他需要遵守规则,帮自己理发。」

可是,「如果理发师是自己理发的,那么他又得遵守规则,不给自己理发。」

果真理发师的条规产生了矛盾,那究竟他该不该理发?

此时,就有人引用了当时已有的集合论来破解理发师的困扰。

其实,理发师悖论只是因为他犯了一个逻辑错误。大家都知道“非AB”的论述只是当A不等于B的时候才有意义。所以,并不是理论上产生了错误或矛盾,而是它的定义上需要考量不包含A等于B的此情况。

理发师为了避免尴尬的拷问再次发生,随后便又撤换了条规,「我只帮城里除自己以外所有不为自己理发的人理发」。

由于发现理发师豪言的矛盾,集合论随着又成为了数学家继续讨论更进的借镜。这行好像照就了状元、留个意却又成了学问、帮个忙也交了情谊。

抛开那么伟大的罗素而言,个人有时还挺欣赏理发师的。如果留心和理发师切磋,你会发现他们个个不是兼职辅导师就是聆听者、偶尔还是教育家,来个大牌的可能还是某政治秘书助理、栋笃笑好像也有几位隐世前辈,当然吹水佬还是占多数。

如果一年需要理发八次左右,就从开始会和理发师切磋家常便话来讲应该是中儿吧。再乘乘这些年来的次数应该都有六十次被理发的次数。

由于常常不道德的自卑和咒骂,所以又换了不少理发师,可说经验还有些小丰富。记得最恐怖的那次。

「你是哪里人呀?」她展现理发职业惯常的亲切,警察般起人底的专业向我问话。

「嗯……本地人,汝来。」

「哦……」她好像顿时又失去了对白,空调大幅度冷冻我们之间的对白。

「哪你呢?」为了打破僵局的最佳对话,反问。

然后她好像就兴奋起来了。

「我也是住这里附近,沙叻,知道吗?」

「嗯,知道。」

「我也是最近才搬回来的,之前都住新加坡好一整子。」她突然向我报告日记里的秘密似的。

「哦,做莫会搬回来的?」

「是呀!新加坡工作压力大嘛,每天做工都要到晚上,回到家睡觉起身有的去做工。」

「你在新加坡是做什么的?」

「一样啊,理发师。」

「在那里当理发师也压力?」我惊讶地问。

「当然啊,压力程度是因为它的生活节奏很繁忙。我最终都撑不住了,之后还患了忧郁症!」

哇靠!我顿时愣了。

「脑袋突然错乱,闪过许多不该的画面。看着她手上的剪刀,万一……我只是想而已,万一……她拿剪刀捅我几下,那我不是完蛋!」

告诉自己不可以,不可以乱想,这个时候最重要就是「保持机警,占尽先机」,时时小心,保持冷静,保持通话。

「哦…那么这里还好吧?」怎么突然换我成了理发职业专业社交者。

「这里好很多了,不会那么压力,老板也好。」

终于,在她专业的理发底下,这次照镜的怨恨没那么深,只是热血沸腾、心惊胆跳得超标罢了。

之后也忘了是什么原因,就没有回去那间店了。当然,肯定不是因为我担心她忧郁症发作。我可不是那种会讥讽或鄙视他人弱处的人。

然后跟着又换了另一间理发店,听说价廉发也剪得美,就去了。

这次是个汉子,看上去的帅气可以和我匹敌,只是我从不小心眼,还是坐了下去。

「想要怎样剪啊?」理发师专业第一问。

「嗯…修修就好,不要太短、不要削薄就可以了。」我也好像很专业的回答。

「好,没问题。」

来了,理发师就是好客,以前就是桌上一杯茶水,现在就是送你口水。「一句一句不停的查你家事、财产有多少、爸爸有多少个老婆,然后好像不对劲,就问问你的私隐、有没有女朋友、哪里人、在做什么……」

哗!夺命连环问,其实如果有天理发行业撑不了,可以考虑出国公干,香港ICAC就是需要这种人才,看犯人死不死,认不认!

当然,还是有感人的一面,不知何故,我们都聊起了人生。

「为什么你会当理发师的?」觉得自己问了怪怪的问题。

「以前就喜欢啊,至少是一门手艺。而且人人都需要理发啊。」

「可是之前好像没看过你的?」来了,牛头又不对马嘴了。

「哦,我之前在吉隆坡做的。」

「做么会突然跑来汝来了的?」身份突然对调,好像我又变了审查官。

「吉隆坡竞争强嘛,很难做的啦,顾客少,租金高就完了;也没有多少时间在打拼了。」

「为什么会没有时间?你看上去还蛮年轻吧?」我也学会了夺命连环问。

「二十九啊,现在也没有当年义气方刚时的斗志了。」

心想,「蛤?才二十九,大好青年才是吧!」

他继续说:「那时有了女朋友,就会开始担心结婚的费用啊。还要买车供屋子、都需要钱啊,吉隆坡生活费又高;那时还在拼的,只是之后真的有些不行。」

「噢……」

「而且现在结了婚,还要有孩子了。孩子出世后的费用、奶粉钱、教育费,都不便宜。现在像这样安安定定的,在这里过活,生活费也不高,都不错了啦。」

心想,「真的那么惨吗?印象中,二十九,正是大伙儿冲刺的最佳关头啊。」

我没有再问个究竟,我想应该是他的表达也已经很清楚了。为着两人的感情着想、为着生活筹算、为着这头的家考量,曾经的梦想显得更加实际可靠。

发现自己好像已经在长大了的年龄时,就会渐渐发现身边的人都会开始为生活求存而忧虑。不像当年还在穿着白衣青裤时的豪爽,说什么只有当医生、律师、企业家才能赚大钱;或者像白色衣般的清纯,喊什么只有努力读书才能过生活。

如今坐在MAMAK档吹水时,大伙儿好像都忘了当初的豪言。也许真的有的已经当了医生律师,有的却踏足了社会,才发现“行行出状元”这句话的可贵。

「怎样,最近灯卖到还好吗?」

「还不是那样,马来新年近了、顾客自然就多咯,现在鬼年(孟兰节)到了,鬼影就多几个咯。」

「你咧?泰国水灾过了那么久,电脑硬体设备还好价吗?」

「唉,还不是要顾客爽就好,服务重要咯,人脉吗。」

「哎呀,做什么都一样的啦,努力点咯,加班就加班咯,现在不拼,老了才拼咩!」

「也是的,做什么都好,最重要努力生活,积极向上,都可以的啦。」

大伙儿见面就已经不再是当年青裤白衣时的话题了。

「怎样,有看湖人对热火那场吗?」

「酱刺激一定有吗!」

「瓦特那粒零秒出手,过了科比再越过卡索尔,然后反身来个倾斜两分跳投,把比赛带入了加时赛……」

「一流啦那粒!」

「怎样,走咯,还等什么。」

「嗯啦,手痒了啦!」

「走走走走……」

要不然就来些姿色对话。

「最近学校来了个新生噢!」

「有么?那里一个?」

「你不要假假啊!」结果谁敢说这句总会被幹,不要装和尚。

「还不错吗,应该是新校花人选了啦。」

「肯定吗!」

「林志玲的眼神、舒淇那性感的双唇、林依晨挺直的鼻梁,蔡依琳的魔鬼身材,完美啦!」

然后不知哪个家伙真的那么得空没事做,电脑技术又还不赖的,真的来了张PHOTOSHOP给大家看,「结果全场人都呕吐!」

原来不要以为把完美结合了就是一百分,反而成了比传说中的如花还要死!

回忆当初的笑谈,乍看理发师曾经的倾诉,好像开始明白了什么似的。他们都不曾说谎,他们的经历好像凄惨、然后我们会看低理发师因为不会读书,所以学手艺。

「只是处处留心,你会发现,他们抓住长发,然后又给了年轻的一辈、坐在椅子上动弹不得的年轻小伙子上了一堂比乔布斯更为真实贴近生活的例子讲座。」

只是,谁又会在意他们的故事,除了都是想着如何打扮自己的头发以外。

出差 —— 适耕庄

“人在什么时候最容易失去理智?”突然想问。依我经验,我想第一应该是喝醉酒吧?圣经说酒能使人放荡,然后就……咳咳咳,做了什么事呀?第二应该是面对爱情了,因为古人常说爱情叫人盲目、盲了目也瞎了心。第三就是豪爽的人!然后别人问你能吗、行不行、伸个援手……就硬着头皮答应了。最终,后果自负!


昨夜,某一学长就问我,你明天得空吗?有没有兴趣陪我去一趟适耕庄?我就是那么的不会拒绝,然后一时爽快地说:“可以啊!”话一出,幹了啦!心想。尝试找了很伟大的借口来推搪,再加上早晨又下起了晨雨,你说!这种美好的天气不拿来睡觉,还能对得起自己吗!算了吧,别想那么多了,后果自负嘛,既然答应了,就做吧。反正边工作边出游不是你的喜好和这假期的理想吗?走吧!


这一趟适耕庄的出差之游,真的没有白费;虽然很耗神、累毙了!此趟目的是要往适耕庄小镇里的一间律师行,然后向预约好的女律师做一些小采访和问卷调查。英语一向不好的我,面对此类专业人士总会结舌胡语,幸亏此次我只是纯粹的陪客,就坐在隔壁偶尔杀出一两句令人汗颜的问题好了。见识了学长的问答技巧与能力,心想,是真的语言的障碍还是智商的问题?如果换作中文采访,我也能做得如此优秀吗?此趟一游的拷问。

一路上最惊人的就是大自然的美丽!看着一颗颗恰似蘑菇的大树、或者放大版的包菜花,一颗颗竖立起的宏伟大树,看了直叫人心寒、为什么要将之伐去!虽然常常都有爬山的习惯,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也不少,只是如此庄严的树林,还是第一次看见。大自然,真的好美,再多的词句形容,只会破坏人们对于它精美的想象。(可惜在高速公路上,拍不了照。)

完成了采访与问卷调查,从当事者空中也领会了不少想法,人的思维就是那么奥秘。由于签署了保密证书,无法再多加透入。

走在阳光普照的大路上,凉风习习得不叫人有一丝焖热的感觉,恰似走在当年金马伦的路上,凉爽。然后走进一家茶餐室,随意点了一碟鸡饭,后悔!只可惜在来之前,忘了调查当地的美食。

这个的小意外却让我无意间欣赏了小镇的一些风土人情,捕抓了一位小女孩的纯真模样。小镇,离不了的就是四处飞腾的摩托。相信不少的妇女都会骑摩托,然后放学了,就成群的载着心爱的孩子回家。孩子闹别扭,想吃零食,母亲就停下车,让他们辛苦了一天的学习换些小奖赏。


此时,一位坐在母亲后座的小女孩,细嚼着母亲为她准备的小面包,丝毫没有害怕会从单车跌下的可能,霎那,我被吸引住了!然后母亲停下,让她到店里打包猪肠粉,心想,这镇住着怎么样的孩子?第一次如此爱上小镇的清闲。(别怀疑,我绝对不是变态怪叔叔。XD


好啦,吃饱啦,要走啦……临走前停在了稻田旁,看着一片荒漠般的稻田,原来在稻米还为金灿灿的耀眼时,这片一望无垠的田地,是如此的荒凉。然后谴责自己的自私!


人们都爱坐享其成,所谓的一同辛酸是劳动者的命运!我赚得了钱,你赚不了钱,就用你的劳力来博君一丝施舍吧。旅行,好像就有着这么的味道。坐拥了大地的美,坐享了别人的辛劳,所以各大企业家都会提醒,成功后别忘了回馈社会;或者伟大的人都会视钱财为粪土,然后下乡帮助贫穷的孩子。我们都知道,最能改变命运的,也许就是那不自私的优质教育。尤其,那不起眼的小镇,有一天出了一位英雄……

孤单的稻米,只剩自己一棵。


绪事

大学生涯的第二次暑假,其实预表着已经离毕业不远了,我开始担忧了,未来的日子该如何过?

那天考完了其中一张副修科,教授突然叫我试后在前边等她,别走开!心想,幹了啦!我又做错了什么事?(其实和这教授有些合不来,其实是自己不甘受批评,真不该!)然后她告诉我们,能不能帮她分发问卷给雪隆一代的律师?这暑假,也闲着没事干,一股冲动的就答应了!至少,那会是个特别的经验,也只是我以为。

如期的赴会,才发现这份差事不好搞!表面上薪酬还不赖,只是扣除了交通费和住宿费,就等同于只让我能够继续生存罢了。或者说,我原本就没有这样想过,当初之所以答应,是因为闲着没事干想找些挑战自我的差事。然后我如此安慰自己:“在还无法以钱生钱的阶段,累积经验绝对是最大的永久资产!”透过经济学或者行商者的普遍常识都知道,有钱人之所以有钱,是因为他们达到了钱生钱的阶段,靠打工,变富是少有的奇迹。虽然一直觉得,变富不会是自己的命运。



结果,我还是在许多外来因素底下出卖了自己的意志力,也放弃了那原初的理想!然后扛起另一份差事,与死人同伙。虽然这份工作有着固定的薪酬,却感觉无法让颓废陈旧的心灵,可以得到一次的激素,从新为生活添上新的故事。没法了,也是自己一手毁了,既然改不了环境,心境是大多数人用于安慰的最后鼓励!




跑步吧!虽然锻炼的意志力并不一定符合,至少那平行的催使,是要求自己多一份纪律。生活也这样继续了下去,记得那一天,那些话……


“人都是透过意象产生言语和思考的吧?集体的悲伤,就像在丧礼上看见的那样,是种解释悲伤是会传染的现象吗?面子书所彰显的人性会过于现实中人们所流露的真面目来的更真实?”我上气尝试接了下气,不让它停止地说了许多想法,然后他打断了我们的对话。

至今,教授说的那句话仍在脑海中回荡不休,"你的兴趣是什么?"那刻我才惊惶地愣住了!这问题,我回答不了,有太多的顾虑、有太多的想法你就回去想想这问题好了,他说道。

我知道这是个难以抉择的决定,它关乎的是未来的定向,或者我可以不把它看得那么重要,只是真的没想像中说想放弃就放下的容易。

随后的几天,都伴随着小忙碌给消耗掉了。只是兴趣这问题不得不想,至少每一晚或任何突然想起的一刻,都会再给自己些鼓励去想想,结果总是在一阵睡意中就结束了。

今天尝试想找一位想见的教授,结果在没有预约的情况下她给了我三分钟。“你这小子,先祝贺你在其它考试中拿了不错的成绩,只是为何我只给了你那等级,是因为你思想中的矛盾与顾虑过甚得有些凌乱。”她说道。我苦苦的挤出微微一笑,然后在谦虚的询问关于论文题目的看法。"你想往什么领域延伸?"(类似的问题又像当年日本遭受第二颗原子弹一样难捱!)她问道。我委婉的为求有阶梯可下,人格!是,关于人格的!

那你应该去找另一位教授,她会比较有经验。话毕,我只再问,那教授您还有时间吗?“那就星期三早上吧,会稳妥些。”她说道。好吧,那我星期三再来。





在习惯了观察与思考、习惯了日复一日的责任,原来兴趣已经离我那么的远、遥远。原来所谓的习惯、责任、兴趣,我已经麻木的分不清了。然后恐惧,对于未来的恐惧,不仅控诉着自己的习惯、责任和兴趣,真的还要坚持自己的完美世界吗?突然记起教授那句话,你的思绪太混杂了!叹…

呵呵……走在路上突然记起熟悉的闲话,“为什么一位好的男生会没有女朋友?”大家议论不已,然后提问者莫名的解答,“如果不是他要求高,就是他有问题!”霎时如一道闪电劈中了我,然后好像是想默认自己的好,又不得不承认自己不但要求高,而且还大有问题!

对于自己所谓的完美世界,就是那未来准备踏上没有身负家财满贯的可能、没有提供幸福的可能、没有名利财富双收的可能,是一个很难被了解的可能,是自己常常躲着觉得是问题的可能。

一直以为这样的生活不会被理解的,再加上曾经说过,男人大多数的要求高,还不是因为色的怂恿!然后一贯的相信,符合的了色标准的对象,又岂会在众追求者中选择一个漂浮不定的未来?无论是偏见与否,那机率绝对还是大得不得了。直到那一天,看到一集《非诚勿扰》的中国电视相亲节目,那女孩竟说自己终于等到了如此的对象,就是愿意扶贫携老,不重名利的男人!然后她愿意跟他走。还说上,至从节目以来,就有许多男生通过微博简讯她寻求的对象,然后她都默语,直到此刻的感动。


这就是某些人所考量的未来,只能说它是稀有的。

回到现实,我还得继续为着破碎了的记忆,慢慢地再次拼凑起
所谓的兴趣,然后为未来赌上一博!

只是在不纪律的自己总是爱虚度光阴、总是心软着付出时间于享乐,然后就养成了喜爱拖延的好习惯,才把机会一一置于一旁,想叫它们乖乖呆着别走开,等我回来,只是我又忘了那回头的路!




图书馆

图书馆

记忆
储存库
人来人往
找不到
可以
出走

思想
聚源出
翻阅细品
才发现
没有
得读

浪漫
填缘站
白发苍苍
却始终
发呆
找着


一本书

如果人就像图书馆,未免可叹。




后记:近期常泡图书馆。我想除了睡觉以外,就是呆在图书馆了。所以难免会对它有太多、浓厚的感觉。不想用过长的文字记录这些的心情,可是却发现自己的诗句,实在有够烂!

图书馆让人有种纯朴高尚的感觉,也好比一间优雅的书局。忘了从何时开始,也许是寂寞过度,总会幻想,有那么一天,我会在书局、图书馆内,手握着书、然后妳我对望般的像戏剧,我走前,向你搭讪。一切,就这样开始…… 这绝对是多数人的偏见,读书的女生、玩乐器的女生、跳舞的女生,总是特别有气质!所以难免会有这般幻觉。

记得,有一整子,很常与她泡图书馆,所以,会期待每一天都能在图书馆与她相遇,然后坐下,高谈阔论至身边的人都觉得烦燥。那么,我们才能静静的温习五分钟,又继续让人厌烦!可是,一切都只能在发呆中度过……只是会不会到白发苍苍都找不到一本书,这样下去,应该会。

再想想,一个人的思想、记忆,总是被社化的;无论是透过父母、老师、还是书本,等……然后它们就会被收录在脑袋里的库存室中——仿佛现实中的图书馆。待人处事、细谈言说,都需要每个脑细胞工人冲入库存室,翻阅曾经的经验,然后,那把嘴,就不自觉地发表了意见。

很害怕,会不会当有人走入我的图书馆,发现里面的书、甚至一本漫画书,都不值得一品,那也太可悲了!

所以啊,真得好好收藏一些经典书籍了。

考试,还未温习,简略马虎的写爽。



如果爱情有个价

常常被问,“怎么你还没有女朋友?要求不要酱高啦!”呵呵……往往是我的回复。

其实我真的搞不懂什么是要求不要酱高?也许说穿了,就是这些色男人的要求!样貌要课人、美丽,身材虽说不上魔鬼、也至少要有些小妖;总而言之,就是够吸引,蜜蜂往哪飞,蜂巢里的断是“要求高”的标准!

也许要求高的定义,就这么简单。

换言之,我想继续说谎,爱情里所谓的要求高,我真的还是理不清色男的准则,我的谎言,是——感觉。遇上妳,那一刻的感觉。

感觉也能称得上是要求高吗?是的,色男准则,为什么会产生感觉!还不是因为她的美貌和身材!呵呵……这就是所谓的感觉,所谓的谎言。

只是如果不是经过时间的酝酿,那起初的感觉,又怎么能够将彼此牵引到最后?没有起初的感觉,又怎么可能会有以后?所以我想继续撒谎,我对妳的感觉。真的,不是所谓的要求高。

时间久了,才发现每段恋爱,都有它的价格。要求高不高,就看你付得起那价格与否!感觉,也不再是免费的消费品,如果对于这感觉的价,付不起,那就证明了你的“要求高”。

所以我继续撒谎、伪装,因为我知道社会规定的游戏,都有一个价格需要付。

价格之外,放低标准的还叫爱情吗?那会是怎么样的爱?一段委屈无法得到高价格而自我安慰的低廉物品吗?

你们一直叫人们放低标准,其实那是什么来的?爱情是无价的,所以才须要在得到后,彼此开始努力标价,让别人看见我们这对鸳鸯的价格,不是你们能够说买就买、说散就散的!

说到最后,也许我还在撒谎,但我仍然相信感觉!那不该浪漫主义的作祟,其实真的害死了不少丘比特。


虽然坎坷……